于小燕听到这时,头皮一阵阵发麻。“《中国教育信息报》于远超,这不是自己的父亲吗,他怎么会被这两位‘小姑娘’议论来议论去,好像彼此还很熟悉。还什么,要带自己到药茶楼喝茶?我去,这都是那跟哪啊!”
这时,俞晓溪说道:“一梅,你们报社还是你本人来参会吧,这事总可以先确定吧。”
“好吧,我可以来。”听到这,于小燕更有些糊涂了:“怎么?江一梅是一家报社的记者?”
初入社会,于小燕懂得“沉默是金”。她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静观事态的发展。她的心里想:“上大学这几年,自己很少回BJ看望父亲,母亲在美国打拼,也不知父亲一天到晚干什么?除了在报社写稿、编稿,到处开新闻发布会,到全国各地采访,看来他业余时间也没闲着,和这些小姑娘都混得不错。哼!”
这时,俞晓溪对江一梅说:“一梅,最近我们公司的活比较多,需要一些帮手,帮我们搞签到和会议接待,你帮我推荐几个在这干过的大学生。”
江一梅看了看于小燕说着:“这不是有个现成的大学毕业生,小姑娘挺能吃苦,刚到茶楼上班,就能干夜班,我先推荐于小燕吧。”
接着,江一梅对于小燕说:“小燕,俞老板的公关公司最近活比较多,她想请你去帮几天忙,这里的活我来安排,你明天就去俞老板的公关公司帮几天忙去吧。你在这的实习工资不变,还可以挣点俞老板的外快。”
俞晓溪听了笑着对江一梅说:“什么俞老板、俞老板的,听起来像说一个卖猪肉的,难听死了。小燕,你就叫我俞总吧,公司上下,都这么叫。”
于小燕笑着回答:“是的,俞总。”
江一梅调侃道:“俞总,职位不高,公司不大,架子还挺大!”
俞晓溪说道:“去你的,什么架子挺大。在BJ,一面墙倒了,不知要砸死多少这‘总’、那‘总’的。这年头,‘总’算个屁!谁还把这‘总’当个事。”
于小燕禁不住噗嗤笑了起来,江一梅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第二天早晨8点半,于小燕出了药茶楼,按照昨天俞晓溪的指点,在十字路口往东,穿过五道口地铁站,从五道口电影院往北转。然后,一路往北,来到清华同方大厦主楼。
于小燕在一楼大厅给俞晓溪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到了。很快,奥达公关公司的一位女职员来到一楼大厅,她领着于小燕上到20层,穿过公司的小会议室和茶歇休息厅,一直领到俞晓溪的总经理办公室。
办公室里,俞晓溪正坐着和一位戴钛合金灰框眼镜的女士谈工作。她看见于小燕来了,起身和于小燕打了个招呼。然后,她对那位刚站起来的女士介绍说:“惆倩,这就是我对你说的于小燕,江一梅介绍给咱们来帮忙的。”
她又转头向于小燕介绍说:“小燕,这位是我们公关公司教育媒介公关部主管单惆倩,你来了以后,就先跟着她干。”
于小燕微笑着点头说:“好的。”
俞晓溪嘱咐单惆倩给于小燕搞一个临时胸牌,这样进楼可以方便一点。她又向单惆倩介绍说:“小燕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语言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现在临时在我原来待过的那家药茶楼当服务员,在我的老领导江一梅的手下,强将手下无弱兵。”
接着,俞晓溪向于小燕简单介绍了单惆倩:“单主管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是国际关系专业的副博士。你可能是英文强,她是俄语好。在我们公司,单惆倩是‘四处捞钱’的一把好手,你不妨忙里偷闲好好地向她学习。“
”嗯“于小燕一边答应着,一边又仔细看了一眼单惆倩。
单惆倩领着于小燕参观了一下公司,又在公司的大办公平台,给于小燕找了一个空位子。桌上有电脑和打印机。
接着,单惆倩给于小燕找了一个临时胸牌带上。她领于小燕来到公司的茶歇厅,告诉她,这里的咖啡、茶、小点心可以免费随意消费。她用咖啡机冲了两杯咖啡,两个人悠闲自在地在咖啡座上聊起了工作。
和单惆倩聊完工作,已经是吃午饭的时间了。单惆倩问于小燕,是叫外卖?还是出去吃?
于小燕说:”我不出去了,在单位上上网,一会儿叫一份‘水煮海鲜’的外卖。“
中午12点,公司的办公平台已经空无一人,大家都到外面的小饭店吃饭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