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启科幻人生,大刘都不敢这么写 第297章 技术到手,发射场开建

几个小时后,再次找上门的伊万诺夫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毛熊高层同意了!

当然,前提是邱睿的消息必须是准确的。

为表诚意,他们甚至愿意在华国官方的公证下,先与蔚蓝科技签下合同。

并在合同签署后,立即把暴风雪号及相关技术的图纸全都送过来,用以交换邱睿的情报。

如果验证无误,他们会对蔚蓝科技开放拜科努尔发射场的那间封存厂房。

不过怎么把那两架“模型”弄回国内,就要凭蔚蓝科技自己了。

有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未免也太大惊小怪了。

其实则不然。

和蔚蓝科技计较条件,只是为了利益。

但邱睿提供线索内容,却事关他们的国家安全。

最坏的情况下,强行收回克里木半岛的计划,他们这年头的确已经在考虑了。

敢不敢打仗是一回事,但可能的话,没人喜欢打仗。

如果能通过保下那位亚奴科维奇,来避免正面冲突,顺便还能挫败西方的阴谋,绝对是上上之策。

毕竟保障安全的同时,又能省下海量资金,何乐而不为。

邱睿更是乐得见到这种情况,在有关部门的见证下,顺利和毛熊的访问团完成了合同的签署。

相比于收获,他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不过是折损一些利润罢了。

就算无人机贱卖1.2亿圆一架,这玩意的成本也不过300多万。

50架,和国家分润完,少说也能赚他22个小目标。

再说,还有一本万利的固态电池出口,那玩意才是大头。

至于穷到姥姥家的毛熊,怎么支付,他还真不担心。

因为国家已经承诺,到时候会直接把属于蔚蓝的那份先打过来,然后再派官方人员去毛熊催债。

虽然按照预计,他们很可能用资源抵债,不过对于处在发展快车道的华国而言,资源这种东西,是不嫌多的。

如果单纯计算成本,看似邱睿才是最大的赢家。

事实上这么说也没啥毛病,只不过仔细算算,谁也不亏。

邱睿固然获得了心心念念的航天飞机与相关技术图纸,以及一大笔丰沛的资金回报,弥补了他最近在多个项目上高昂开支带来的资金缩水。

毛熊也获得了最先进的固态电池,以及相当于一个飞行大队的划时代察打一体无人机。

这些除了华国手中握有后门的先进武器,凭当前雷达技术,根本不可能被发现,绝对够把潜在对手,炸得他妈都不认识。

而华国不仅收获了与毛熊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还大大增加了GDP,以及未来用于支付的海量资源。

可以说,这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多赢局面。

虽然某人赢得稍微有点麻。

……

合同签署后的第三天,毛熊便派人把图纸都带了过来,顺便还送来了十名技术顾问,帮忙整理。

这也是没辙的事,谁让相关的图纸太多,几乎堆满了一架伊尔-76运输机的机舱。

核实这些图纸的工作,自然交给了由齐院士带领的蔚蓝空间团队。

和那些“火箭帮”不同,这位老院士听闻公司拿下了暴风雪型航天飞机后,简直可以用老夫聊发少年狂来形容,疯狂打电话摇人。

短短三天内,华航科技载人航天部门,便从下属的几十个项目组中抽调了一支近百人的团队抵达庐州,协助图纸的整理与分析工作,甚至不惜为此拖延了数个项目的进度。

之所以在可回收火箭与航天飞机上,华航科技集团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利益一致”这几个字上。

可回收火箭挡了自家人的道,就算集团高层有心支持邱睿,也无法落实。

但航天飞机就不一样了。

东西是人家凭本事弄回来的,没花国家一分钱不说,还愿意与自己技术共享,能不支持才见鬼哩。

倒不是邱睿有多大度,以德报怨。

主要是他也乐得看到这种内部分化的状况。

拉一帮打一帮,总比被所有人针对,生存空间要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