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热辣闺蜜群穿投身滚烫事业 第374章 富可敌国的钱大小姐

让祥城百姓不用担心孩子成长,也不用担心老人养老,更不用担心自己最终的归宿。

这就是闺蜜几个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情。

这传出去的所谓祥城双姝,不是说祥城有两个美女,而是说这里有两个女孩在支撑着整个祥城的变化。

九年间,祥城人口已经翻了三倍。

除了常住的居民,还有来自国内各处和邻国的人到祥城学院学习。

学院周围的几个村子已经扩大了几倍的住宅面积。

说到建设就不得不提图书馆建好后,成悦然和钱慕曦努力说服胡师傅留在学院任教。

虽然成悦然遗憾太妃对自己这个老哥哥的态度始终是不见不接触。但是过去的确实得过去,将来还有各种可能。

胡师傅犹豫再三,还是留了下来。在这里能把自己一辈子擅长的事情教给别人,传承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看看藏书楼。这个本来自己不愿意参与的工程。

后期那么多艰难,遇到了不少设想外的问题。自己最终亲自带了熟练的工人们完成了它。

完成的那一刻,哥几个其实都哭了。都默默擦了眼泪,不让别人看到。

这藏书楼会不会流芳百世他们不知道。但这确确实实是所有人心血之作。

也可能是这辈子最能拿得出手,说得出口的作品。

胡师傅答应留下来,就开设了土木工程的课。

除了胡师傅这样熟悉建筑的师傅,还请了对各种材料有研究的师傅来教课。

曲文也成了最年轻的,木制机械结构创新与运用课的老师。

在此期间学院学习土木工程的学生学以致用。给村里建房子,设计排污渠,水渠积攒了不少经验。

学成后到外地务工的学生,每每说起祥城学院的日子,都觉得辛苦却每天都很充实快乐。

每天一醒来就有很多事情要做,从来不只是学习书本知识。

除了学院吸引了好多学生,也有各处商人到这儿来交易。

祥城没有特别多可以交易的物资。要说别处没有的,也就种子的交易市场。

很多没见过的农作物种子,花卉、绿植种子都在这里交易。新品全部要在祥城试种,然后再进入市场。

这两年玉米、棉花、辣椒、番茄种子的交易量都非常大。种更多玉米养更多鸡鸭几乎已经成了很多普通农家人的共识。

祥城没有大面积耕地,但有山林,研究各种树木特性为自己所用。在山里养鸡养兔子也是一笔不小收入。

元绅当初舍不得杀的兔子,子孙后代在山庄过得挺好,当然不时会被抓去给客人加餐,皮毛也不会浪费。

不过有它们庞大的繁殖能力在,又有草药小组的人照顾着,不让他们生病。也不是随便吃一两只就能减少数量的程度。

这也算是为祥城做出贡献的兔子家族了。

每年捡菌子时祥城的大家伙儿也很踊跃,每年九月第一周举办祥城菌子美食节。

游玩,品尝美食还有各种交易。八月底大量种植的人工菌子,特别是干货。

比如香菇,竹荪,羊肚菌就会一车又一车提前到达祥城,准备进行一年一次的大货交易。

种蘑菇的丘大爷实在人手不够,已经收了好几个徒弟。

当初成悦然让他收徒弟帮她种香菇的事情真是恍如隔世。

如今罗旭阳牵头做了种植基地,就连一直希望蘑菇种植能发展壮大的丘大爷都觉得害怕,反复跟罗旭阳说不要再扩大规模了。

罗旭阳能有什么办法,都已经做了扩大到两百多人规模的种植基地了,依然有人跟他抱怨货不够。

而且随着品类的增加,现在需要大量种植的不止有香菇、木耳、羊肚菌、竹荪。还增加了银耳、猴头菇、虫草花……